第二届国际生态语言学研讨会暨第十九届功能语言学与语篇分析论坛在我校举行
第二届国际生态语言学研讨会暨第十九届功能语言学与语篇分析论坛于2017年8月26日—27日在外研社国际会议中心成功举办。会议由国际生态语言学学会中国生态语言学研究会主办,由北京外国语大学中国外语与教育研究中心、许国璋语言高等研究院、《外语教学与研究》编辑部、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共同举办,由Language Sciences(Elsevier)、Journal of World Languages(Routledge)、Functional Linguistics(Springer)及《中国外语》协办。200多位与会者围绕生态语言学理论、生态语言学与功能语言学学科的交叉性、生态话语分析以及生态语言学视角下的教学、翻译等话题展开汇报和讨论。
在生态语言学学科发展方面,英国格鲁斯特大学Arran Stibbe副教授从宏观层面对生态语言学学科的建构和发展进行了概述。Stibbe认为,目前学界对生态问题的关注度越来越高,由此学界出现了大量交叉学科,比如生态批评主义、生态心理学、生态女性主义、生态社会学。在这次大会发言中,他主要介绍了生态和语言学科的关系,他认为所有语言学学科,只要把人类及人类社会放入更大的生态系统中去思考,就都对生态语言学学科有所贡献。
在生态语言学研究领域的拓展方面,南丹麦大学Sune Vork Steffensen副教授探索了生态语言学发展的新方向,指出当前生态语言学发展有两大方向,而学界也应开始探索另一个领域,即情感和精神领域。Steffensen指出,若要试图理解人类与其他生物及自然环境的互动联结,生态语言学不仅需要探讨人类对世界的归属感、人类与宇宙的合一感、生命的深层意义,而且需要探讨人类的疏离、焦虑和绝望感觉。
在生态语言学研究的本土化方面,华南农业大学黄国文教授提出,生态语言学研究离不开研究者的价值判断和对文化价值观的探讨,生态话语分析需要与本土文化相结合;基于中国传统文化,他提出了中国语境下的“和谐话语分析”观点。
在生态话语分析的实践方面,香港岭南大学Andrew Goatly教授通过系统功能语言学方法对比分析了环境报告文本和诗歌,发现自然在两种语篇中所处地位截然不同,在环境报告中被人类当作可以利用的一种资源,而在诗歌中是施事、言语者和经历者。Goatly指出,诗歌的生态分析是一种生态文体学分析,凸显诗歌等文学文本对生态保护的有益性。
在生态语言学与教学研究方面,北京外国语大学王文斌教授探讨了生态语言学视角下的外语教育研究的宏观结构以及各成分之间的内在关联,提出在我国当下大力推进国际化的态势下,应将二语习得、外语传授、外语教师发展、外语课程设置、外语测试、外语教学法、外语教育历史等研究领域融合在一起,建立外语教育学学科,以高效提升中国外语能力和外语教育能力。
在生物生态学与语言行为关系方面,南丹麦大学Stephen Cowley教授指出,语言行为是人类活动的一部分,我们赖以生存的世界既与自然界关联,也同时在语言行为中得以发展。他认为生态语言学可以唤醒生物生存本性的意识,从而提出人类与自然互为一体,需共同维持生存。
在生态话语分析的理论建构方面,北京外国语大学何伟教授指出生态话语分析需要有益于生态系统发展的生态哲学思想为指导,并需要可操作性的话语分析理论框架。她在阐释儒释道蕴涵的生态哲学思想的基础上,对西方学界提出的场所观进行了多维度的拓展,并结合系统功能语言学三大元功能理论,构建了人与自然和谐统一的生态话语分析框架,此框架可区分生态有益性话语、生态模糊性话语和生态破坏性话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