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领与研讨 —— 记“我校许国璋语言高等研究院理论语言学团队本学期第二次研讨会”

作者: 时间:2017-05-02 点击数:

2017年4月18日下午2:00-3:30,在我校西院综合楼501室,许国璋语言高等研究院理论语言学团队围绕“论文撰写与质量提升”主题召开了本学期第二次研讨会。我校校长助理、中国外语与教育研究中心主任、许国璋语言高等研究院副院长王文斌教授,中国外语与教育研究中心副主任、许国璋语言高等研究院院长助理何伟教授,日语系韩涛老师、杨超时老师,中文学院杨玉玲老师,法语系黄晓亮老师、英语学院夏登山老师,以及校内外近三十位博士生、博士后、访问学者参加了此次研讨会。

本次研讨会由王文斌教授主持。会上,韩涛老师结合自己的研究经历,向大家展示了近期研究成果—《日汉对比视角下日语流体隐喻思维探究——以日语「流れ/流れる」 用法为切入点》。该研究包括七方面,即提要、引言、先行研究及问题缘起、隐喻的广度和隐喻的深度、日汉在流体隐喻广度上的差异、日汉在流体隐喻深度上的差异和结语。首先,韩老师逐一介绍了每个部分的主要内容,并分享了论文撰写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及解决方案。然后,杨超时老师、黄晓亮老师以及杨玉玲老师就韩老师文中例句、撰写思路等问题,与韩老师磋商。接着,何伟教授、王文斌教授做出点评。两位老师都肯定了韩老师的研究,并且提出建设性的意见,认为韩老师下一步研究可以从汉语角度,探讨汉有日无的隐喻模式。此外,王老师还为在座师生普及了认知语言学的基本知识,包括基本思想、核心概念以及“近取诸身,远取诸物”的隐喻本质等问题。

最后,王文斌教授鼓励大家积极进行学术研究,通过撰写论文以及打磨论文,逐步提高文章质量。同时,王老师强调了论文题目与摘要的重要性。他指出,题目是论文的第一道门面,摘要是第二道门面。一个好的摘要需具备三点:话语精炼、新意突出、研究问题一目了然。王老师的点评面面俱到,在座师生受益匪浅。

1

Copyright @ BFSU. 北京外国语大学版权所有.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西三环北路2号/19号    邮编:100089  Supported by BFSU IT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