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国璋高研院学术讲堂第二十九讲——瑞士巴塞尔大学Miriam Locher教授讲座

作者: 时间:2018-09-20 点击数:

许国璋高研院学术讲堂第二十九讲

——瑞士巴塞尔大学Miriam Locher教授讲座


2018914日下午16:30-18:00,应许国璋语言高等研究院和中国外语与教育研究中心邀请,Miriam Locher教授在我校图书馆四层会议室做了题为“Identity construction, relational work and politeness: Theoretical developments within interpersonal pragmatics”的讲座。此次学术讲堂由中国外语与教育研究中心副主任、许国璋语言高等研究院院长助理何伟教授主持,校长助理、中国外语与教育研究中心主任、许国璋语言高等研究院副院长王文斌教授,以及校内外八十余位教师、博士后、硕博研究生、访问学者听取了此次讲座。

Miriam Locher教授的讲座以“Holmes”书中的语篇以及工作场景、家庭场景与电话场景中的对话开场,分析了不同场景下不同人际关系的用语,从“relation”的角度对语言的使用进行研究。Locher教授的讲座主要分为四个方面:其一,梳理了关于“(im)politeness”话语研究的发展情况以及关于“relational work”的相关研究;其二,提出了“interpersonal pragmatics”;其三,介绍了研究的理论方法和跨学科性;其四,举例并总结了不同语境下对人际关系话语的解读。最后,Locher指出,话语分析可以从不同的视角进行。

Locher教授的讲座思路清晰,内容详实,从全方面回顾了“(im)politeness”话语分析的发展史,并对“interpersonal pragmatics”进行了详细讲解。Locher教授的讲座为大家展示了她关于“interpersonal pragmatics”深入的学术思考。讲座最后,何伟教授以及在场的老师和同学也围绕讲座中讲述的概念、语料搜集等问题与Locher教授进行了热烈的讨论。Locher教授此次讲座关注的问题实用性强,为话语分析开辟了新的视角和思路,开阔了北外师生对话语分析研究的视野。





Copyright @ BFSU. 北京外国语大学版权所有.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西三环北路2号/19号    邮编:100089  Supported by BFSU ITC